日期:2022-06-08
作者:
瀏覽量:3797
如何判定售后租回
賣方(甲方)和買方(乙方)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的規定,評估售后租回交易中的資產轉讓是否屬于銷售,并分為兩種情況:
情況1,甲方將一項資產轉讓給乙方,如果沒有形成銷售的(即乙方沒有取得資產的所有權),則形成了以資產為標的的融資,甲方確認金融負債,乙方確認金融資產,原資產不轉移。
情況2,甲方將一項資產轉讓給乙方,如果形成銷售的(即乙方取得資產的所有權),甲方并向乙方租回該資產的,甲方(賣方)為承租人,乙方(買方)為出租人,則形成售后租回。
在考慮一項交易是否應作為售后租回交易進行會計處理時,主體不僅應考慮以售后租回的法律形式安排的交易,而且應同時考慮與售后租回的法律形式具有相同經濟影響的其他形式的交易。例如,售后租回交易可能采用租出并租回的形式進行安排。
資產轉讓形成銷售
承租人:按原資產賬面價值中與所保留使用權有關的部分,計量售后租回所形成的使用權資產;并僅就轉讓至出租人的權利確認相關利得或損失。
出租人:根據其他適用的企業會計準則對資產購買進行會計處理,并根據租賃準則對資產出租進行會計處理。
如果銷售對價的公允價值與資產的公允價值不同,或者出租人未按市場價格收取租金,則應當作出下列調整以按公允價值計量銷售收入。低于市場價格的款項作為預付租金進行會計處理;高于市場價格的款項作為出租人向承租人提供的額外融資進行會計處理。
即,計算使用權資產及轉讓至出租人的權利時,應該用公允價值來確定相應的比例,高于公允價值的部分要減掉,低于公允價值的部分要加回來。
售后租回:形成銷售,銷售對價=公允價
舉例說明:以下內容非實際案例,僅供參考。
2022年1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出售一臺賬面價值為2500萬元使用中的設備,并收取3500萬元銀行存款,當日,該設備公允價值為3500萬元,甲公司租回設備繼續用于管理。與此同時,甲公司與乙公司訂立一項合同,以獲得該設備4年的使用權并在每年年末支付1000萬元。假設該設備預計尚可使用年限為20年,無殘值。
乙公司取得了設備的控制權,甲公司出售該設備滿足收入的確認條件。乙公司將該租賃歸類為經營租賃。本題不考慮任何初始直接成本,不考慮增值稅等相關稅費。假定甲公司的增量借款利率為10%。
(P/A,10%,4)=3.170。
【要求】分別為甲、乙公司編制相應的會計分錄。
【解析】該售后租回交易中的資產轉讓屬于銷售,且資產的銷售價格和公允價值相等,不需要對銷售價格做調整。
1、甲公司(賣方承租人)的會計處理
1.1、計算使用權資產。
4年租賃付款額的現值=1000×(P/A,10%,4)=1000×3.170=3170萬元;
調整額=交易對價-公允價值=3500-3500=0萬元;
使用權資產=賬面價值×經調整的租賃付款額現值/公允價值=2500×(3170-0)/3500=2264.29萬元。
1.2、計算已轉讓利得。
資產銷售的總利得=公允價值-賬面價值=3500-2500=1000萬元;
與保留的使用權資產相關的利得=3170-2264.29=905.71萬元(不確認,相當于未處置,因為保留了資產使用權,未處置的比例為3170/3500);
與已轉讓資產相關的利得=1000-905.71=1000×330/3500=94.29萬元(相當于處置,需要確認,處置比例330/3500)。
備注:關鍵是計算出與使用權資產相對應的租賃付款額現值與標的資產公允價值之間的比例,即分別計算得到:實際租賃付款額現值(待解)和公允價值(已知)。
1.3、甲公司的會計分錄。
1.3.1:2022年1月1日:租賃負債賬面價值=應付融資租賃款-未確認融資費用=4000-830=3170萬元。
相當于,處置資產=2500-2264.29=235.71萬元,處置資產的對價=3500-3170=330萬元,處置利得=330-235.71=94.29萬元。
1.3.2:2022年12月31日:租賃負債=應付融資租賃款-未確認融資費用=(4000-1000)-(830-317)=2487萬元。
2、乙公司(買方出租人)會計處理。
2.1、2022年1月1日,確認資產的購買。
2.2、2022年12月31日。
2.2.1: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每年折舊=3500/20=175萬元,第一年折舊=175×12/12=175萬元)。
2.2.2:收取租金。
資產轉讓不形成銷售
賣方:應當繼續確認被轉讓資產,同時確認一項與轉讓收入等額的金融負債,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對該金融負債進行會計處理;
買方:不確認被轉讓資產,但應當確認一項與轉讓收入等額的金融資產,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對該金融資產進行會計處理。
售后租回:沒有形成銷售
舉例說明:以下內容非實際案例,僅供參考。
2022年1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出售一臺賬面價值為2500萬元使用中的設備,并收取3500萬元銀行存款,當日,該設備公允價值為3500萬元,甲公司租回設備繼續用于管理。與此同時,甲公司與乙公司訂立一項合同,以獲得該設備4年的使用權并在每年年末支付1000萬元。假設該設備預計尚可使用年限為20年,無殘值。
乙公司并沒有取得設備的控制權,甲公司不滿足收入的確認條件。本題不考慮任何初始直接成本,不考慮增值稅等相關稅費。假定甲公司的增量借款利率為10%。
(P/A,10%,4)=3.170。
【要求】分別為甲、乙公司編制相應的會計分錄。
【解析】該售后租回交易中的資產轉讓不屬于銷售,整個交易作為抵押借款。
1、甲公司的會計處理。
1.1、相當于一筆融資。
3500=1000×(P/A,r,4)
內含利率r=5.56%。
1.2、2022年1月1日。
1.3、2022年12月31日。
2、乙公司的會計處理。
2.1、相當于對外的債權投資。
3500=1000×(P/A,r,4)
內含利率r=5.56%。
2.2、2022年1月1日。
2.3、2022年12月31日:投資收益=3500×5.56%=194.6萬元。
來源:湯震宇 復旦大學 會計學博士
文章來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59625375?ivk_sa=1024320u
產品申請
感謝您的申請,
我司工作人員將在 24h 內聯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