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8-04
作者:仲利國際
瀏覽量:6357
自7月23日東京奧運會開幕式以來,每一天的奧運賽事都精彩紛呈。奧運健兒們在賽場上拼搏沖金,觀眾們在熒幕前加油助威,賽情的變化也讓人們的心情跌宕起伏。
每一天都有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中國健兒憑借實力囊獲多枚金牌甚至打破世界紀錄。可以看到,中國已經做好準備,從體育大國邁向體育強國!
圖片來源:互聯網
東京奧運會也是中國隊主場?
奧運主辦方是東京,但本屆奧運會使用的比賽器材,約有一半是來自中國體育行業的制造商,“中國制造”無處不在。
據了解,這些企業來自全國多個省份及直轄市,其產品和服務涵蓋了乒乓球、羽毛球、舉重、跆拳道、射箭、3X3籃球等奧運比賽項目。東京奧運賽場上,無論是場館設施,還是比賽裝備,“中國隊”的表現都毫不遜色,讓東京奧運會成為了中國隊的主場。紅雙喜、張孔杠鈴、泰山體育、英利奧等國產體育品牌,站在了世界的舞臺上。
圖片來源:互聯網
奧運帶動中國體育用品制造業
體育用品制造業是體育產業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軍。據統計,體育制造業法人單位逾4.3萬個(80%以上是中小企業),其中從業人員超236.3萬人。近年來,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受體育產業統計分類調整的影響占比有所下調,但增加值和總產出的絕對數值仍然穩中有升。體育用品制造業依舊在體育產業中占據著重要地位。
圖片來源:《體育研究院》
自2001年申奧成功以來,我國體育用品及相關制造業迅速發展,2008年的北京奧運更是掀起了國人對體育消費的熱情。隨著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臨近以及社會對體育用品需求的增長,我國體育用品及相關制造業再次面臨新的歷史發展機遇。
不僅帶來了運動項目裝備的龐大需求,而且將帶動造雪機、壓雪機和飄雪機等冰雪裝備相關制造業的發展,進而使體育用品范圍不斷延伸與擴大。
圖片來源:《體育研究院》
體育制造業如何在疫情時代披荊斬棘
盡管體育行業賽道諸多,但新冠疫情卻令諸多中小體育企業卻舉步維艱,尤其是場館類的體育企業最容易受到影響。
仲利國際在經營中發現,不少體育制造業企業,因體育產品或服務的需求受到抑制、融資難度加大,導致客戶流失、經營受限。同時,這類企業因發展受限申請貸款相對不易,且對融資租賃業務不熟悉,使得紓困現金流渠道不足,無法及時盤活現有設備。只有解除資金困境,才能抓住轉型發展的機會。
疫情期間,群眾和國外對健身的需求有所增加,不僅國外的訂單有利好,國內的小型健身器材出現了逆勢增長。特別是家用跑步機、健身車、彈力繩、瑜伽墊等等,銷售非常火爆。找準轉型方向,企業依然能獲得新生。
目前中國仍然是全球疫情控制最有效的地區之一,可以預見,未來許多大型賽事在中國舉辦的可能性很高。體育裝備相關制造業可提早布局,做好規劃,抓住發展機遇。
中國正在向的體育強國不斷邁進,未來的體育事業將朝著“全民健身”的體育大方向發展,將通過信息化,智能化轉型,融合“體育+科技”的技術,迸發更多新型產業模式。
產品申請
感謝您的申請,
我司工作人員將在 24h 內聯系您!